第十章 二杆子的学习动机-《工程人生》


    第(2/3)页

    这真是呆的地方不一样了,想法都全部变了。

    以前呆在项目部就怕检查,也讨厌抓住点问题就小题大做的人,现在这工作还没上手,就开始想着检查整人了。

    不经意间,就变成了以前自己最恨的那种角色了,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工作认真也罢,想整人也罢,这都是工作。

    集团公司要来检查,这边肯定是要打前站的,这边检查出问题越多,下边项目部整改了,集团公司来检查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就会越少,这就是片区管理的意义所在,因为无论是集团公司领导还是本公司领导不会天天来管着和督促的。

    回去看看老熟人也好,还别说,还挺想那帮小伙子的。

    五天以后,吴建华就带着林云开始往海州地区的这六个项目而去,说是六个,其实是五个,因为最终回来才会去离得最近的那个湖区公路和湿地配套项目。

    这边熟悉,最后去,当然了,是吴建华和司机老马熟悉,不是林云熟悉。

    检查路线是现成的,老马和吴建华以前跑过的,三个高速项目,一个一级路项目,一个二级路改扩建项目。

    几个项目在地图上串联起来,地点分部在三个县,一个区,相当于在地图上画一个不规则但是闭合的多边形,跑一圈就算结束。

    出门的时候,老马还提醒了林云带两套换洗衣服。

    看样子,至少得出去两三天。

    出门一个小时不到,就到了第一个项目,三公里多的一条规划一级断头路连接延长。

    项目是有名字的,XX路西延段工程。

    断头路是林云的理解,因为这条一级公路是市区相对偏远区域的已规划道路,前期城市规划已经做好了,但是还未开发到这里来,所以路到这里就断了,工程人一般称这种路叫断头路。

    现在这边要继续开发,而继续开发呢,一般都是修路打头阵的,先把路贯通,这规划区才会慢慢的建起来房子。

    先有路,然后才有房子,有了房子以后人入住了就有了人气,有了人气,自然就能吸引商家,然后慢慢的就可以称为建成区了,这就是城市规划的门道了,林云不太懂这个,但是大约是这么个套路。

    其实绝大部分城市建设都是修路打冲锋的,这么些年,林云修桥铺路不少,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呢,确实是这样的。

    来这边项目之前呢,吴建华是提前联系过项目部的,这个项目来的路上吴建华也给林云做了简短的介绍。

    这是一个典型的合作项目,XX市地方市政公司也是国企,但不是属于集团的下属公司,也和林云的公司没有从属关系,而把两个单位联系到一起的呢,就是这条路。

    其实合作项目是一个幌子,除了组成联合体投标以外。任何投标时的居间行为都是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或者已经违法。

    但有些时候合作项目又是现状,而且比例非常高,民不举官不究而已。

    而通常这种事情最终被爆出来多半都会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或者中间存在腐败行为,或者是其它参与投标人未中标而知悉了内情才会导致最终的穿帮。

    而国企和国企合作,只要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私人利益团队,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来过问的,而即使有了私人利益团队,都会采取其它的一些协议或者合同来规避某些不能上台面的因素。

    国企有国企的痛和难处,私企也有私企的痛和难处,相互理解的同时就促成了一系列的合作,这是常态,任何时候都无法杜绝。

    这个合作项目就是属于国企和国企合作,但是下边实际实施的是一家私人企业,也就是俗称的某老板。

    一点二亿的项目,不但有路,还有沿线的管道绿化等等一系列配套,林云的公司只派驻了三个人过来,其余的岗位全部是市政公司和下边民营企业的人。

    到了工地,吴建华把林云介绍给了在现场等候的众人,也分别把几个相对重要的人给林云做了介绍。

    项目经理是市政公司那边的,姓刘,五十岁上下的一个男人,其貌不扬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