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橡胶如今还少,先尽着造船去用,然后匀出一部分给皇家做轮胎,待以后多了,再考虑其它的,例如鞋底。 至于建盏……唐时锦跟章无极说了,不用运过来,就在当地,组织一个建盏大比。 找几家报名,报名之后,两或者三个月的时间,拿烧出来的最好的来比,然后邀请一干同好者和文人去观摹,魁首来个称号什么的……过程中慢慢的一步步添火,转眼就能炒热,只要炒热了,还愁卖? 一恍又是半个月。 炎柏葳已经入定整整一个月了。 而唐时锦也代帝上朝半个月了。 大家也渐渐习惯了,诸般事务渐渐正常禀奏,今日早朝上,张居正提出了条编法。 唐时锦心里,对张居正是有光环的。 而且她虽然是一个历史小白,但是这“条编法”也是久闻大名,这就是后世常说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就是把田赋、力役和其他的各种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去核算征收,这算是赋税徭役制度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能亲身参与重大历史事件,她还有点儿小激动,静静的听完了,才道:“我觉得可行,大家议一议吧。” 有人担心她没听懂:“还请王爷慎重。” 唐时锦道:“我又没说现在就实行?再说了,就算现在就实行,也没什么不妥吧?这不是水到渠成之事吗?当年我在江南的时候,江南就有平半法,以银为税,与此也算是异曲同工?合并征收银两,简化流程,增加收入,减轻百姓负担,也省了下头官员从中捣鬼渔利,这有什么不好的?你倒是说个理由出来!” 众臣不由哑然。 没想到人家还真是门儿清,是谁说人家不通政务的? 那人只能道:“下官只是说,要从长计议,并未说此法不好。” “怎么从长?”唐时锦道:“一天能议完的事儿拖上一个月,磨磨洋工,显得你们天天有事儿干?” 众臣:“……” 唐时锦直接道:“此事既是由张大人提出,就由张大人牵头,与相爷内阁商议,户部亦参与,两天之内给我结果,都别磨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