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七百三十二章新生活(中)-《官路风流》


    第(2/3)页

    进了屋,桌前已呢一杯热茶。侯卫东打量了段英一眼,道:“你越来越有气质了。”

    段英也打量了侯卫东一眼,这才笑道:“一般情况之下,当赞美女人气质超好之时,就说明女人的相貌不怎么样,若是连气质都谈不上,就只能称赞女人性格好了。”

    当年,段英彷徨于益杨县绢纺厂之时,侯卫东正在上青林苦闷着,两个青春期的青年人在益杨相遇,彼此给予了对方和心灵的双重安慰,这一段历史成为了两人青春期苦涩又激荡的回忆,两人互相成为对方青春的回忆。

    “当年你在上青林开石场,谁也没料到十年后就成为了沙州市最年轻的副市长,真金不怕火炼,这倒是一句真言。”喝着益杨上青林的绿茶,段英有些感慨。

    侯卫东没有过多的回顾历史,闲聊几句,道:“你这么着急找我,有什么任务”

    段英这才将往日的情怀扔在一边,道:“宣传部开了会,要求借着吴敬琏等人到岭西调研的东风,认真研究岭西发展战略,这是摆在省委面前的发展课题,你参加了座谈会,老总想约你写一篇稿子,而且要在近期刊出来,趁着吴敬琏热度未消。”

    侯卫东即将成为省政府副秘书长,如果能在即将进入省政府之前,在省报上发表一篇有份量的文章,无疑能增加自己的份量。

    “我愿意写这篇稿子,只是我的理论功底还存在着欠缺,毕竟这是在全国发行的大报,若发的文章狗屁不通,丢我的脸是小事,丢了岭西日报的脸。”在段英面前,他还是实话实说。

    段英既鼓励又激励道:“你的实践经验这么丰富,只要把心里所想整理出来    ,稍加提炼就是好文章,我相信你一定写得出来    。再说,你若写得确实不好,还有主编把关,你写不好,最多就是不发出去,不会丢丑的。”

    明知段英是激将,侯卫东这时也就不谦虚了,道:“既然要写,就要写好,这几年我还是有些感受,写出自己的感受,创新理论谈不上,至少是对沙州经济发展的个人总结,我相信具有一定的价值,不会是空洞之文。”

    两人商议了大致的选题,八点钟,段英完成了任务,告辞而去。

    “你别送了。”

    “送一送何妨”

    段英一笑道:“你变了,又没有变。”

    “此话怎讲”

    “你比当初在上青林工作的时候,沉稳得太多了,但是内在的不服输劲头没有变,还是不怕事不服输的疯子。”

    其实,段英的变化远远的超过了侯卫东的变化,她以前是绢纺厂带着忧伤的化验员,成天为自己的饭碗担心。如今是省报著名的记者,只是她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另外的隐情,侯卫东是心知肚明,因此他并没有多说,只是陪着她走在绿树之间。

    穿过了树木,走到了大门口,侯卫东向着车上的段英挥了挥手,道:“代我问全家好。”

    小车发动以后,很快就消失在了省党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