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四百七十二章骗与被骗(下)-《官路风流》


    第(2/3)页

    侯卫东当过市委书记秘书,与新闻记者接触挺多,又与王辉等人关系良好,对新闻记者了解挺深,并不怕这些记者。

    “当然,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不能任由方家人做负面宣传,宣传部门要主动介入,我地意见是将到成津的媒体组织起来,由蔡书记统一做答复。”

    梁逸飞扶了扶眼镜,道:“要召开记者招待会。”

    “对,县委县政府的声音需要通过正式地渠道反映出去,县政府承诺给方家二十万,还在客车站打人,这些事想来就很荒诞,但是群众不了解真相,如果县里没有声音,群众们会选择性地相信这些话。所以,我们必须有统一正面地声音,蔡书记是维稳办主任,此事就由他来正面应答。”

    梁逸飞小心地道:“这事,还请侯书记作个批示,宣传部才好具体执行。”蔡正贵平时很不好说话,他就想从侯卫东手里讨一个批示。

    通过公安局长邓家春和副检察长阳勇,侯卫东对政法系统现状有一定了解,想了想,道:“这件事,县委办很快就要写情况通报,我在情况通报上签署意见,具体你来执行。”他半是鼓励半是玩笑道:“梁部长,越是发达地区,遇到的麻烦事越多,从这一点来说,成津现在麻烦事不少,这说明成津就要进入发达地区了。”

    当梁逸飞离开以后,侯卫东又来到窗口,俯视着楼下挤成一片吵成一团地人群,若是前几天,对于这事他想必不会如此轻松,可是今天却异常平静。

    禅宗讲究顿悟,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顿悟地起因。

    侯卫东在这两天里也突然产生了顿悟,他到了成津以后,渐渐地陷入了日常务中,千头万绪的工作几乎将他的手脚缠住,在那天晚上与段英在县党校漏点一番,开车出了县党校,他突然心胸一阔,灵魂似乎脱离了,飞到半空之中俯视着成津,许多问题就清晰起来:

    “磷矿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在磷矿发展中存在污染、偷税、刑事案件以及黑社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磷矿存在不同问题,聚合在一起就很严重,分开就是个案,章书记向市委提出了磷矿问题,虽然找准了症结,却并不利于解决问题。”

    “至于章永泰被害就是一个刑事问题,刑事问题就得用刑事问题的手段来解决。”

    “成津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抓发展,才能真正抓住了牛鼻子。”

    侯卫东的思维和心胸毫无道理地被一次车中偷情所打开,在院中见到了忧心忡忡的邓家春,他才会说出“我就不相信邪能压正,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怕个”这一番潇洒之话,此时面对着堵在县委门口的人群,他才能以平常心对待。

    这顿悟来源于一次偷情,对于侯卫东来说,在偷情中产生顿悟是毫无道理地,可是这事确实如此,世界上没有道理地事情还不少,只是当事人有时会为了掩饰,而不愿说出来。

    中午,杜兵过来请示:“侯书记,今天中午有几个地方请吃饭,看你参加哪一桌。”

    在县里,凡是上面来了人,总是希望县委书记能出面,这也是人之常情,侯卫东理解此事,为了各部门工作能顺利推进,他能去则去,可是他的精力和胃口总归有限,天天如此,铁打地胃口也受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