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众人立刻就相信了。 “说的是,我们要听先生的话!” “我们要打死那些强盗官军!” 一般百姓刚刚开始造反,是很怕官军的。 必须要缴纳投名状,杀几个官军才能进入核心圈子。 很快,众人继续训练。 就这样,半个月过去,粮草快用了一大半。 而朝廷还没有派人来追剿。 虽然县城距离他们只有六十里。 没错,这封建时代的行动就是这样迟缓。 除非是碰到了他们的核心要害,否则做事是按照月来算的。 当然一旦陷落县城,扯出大旗来,那对方的行动就会很快了。 尤其是朝廷的马队会率先赶来镇压。 附近还是有能打的队伍。 剩下的粮食只供10天可用。 而老营们,同时又饿死了不少人。 但没人怪罪闻人升,只是怨他们命不好,王家的粮食剩下得不够多。 “好了,我们现在要去打粮,要一路南下,找一处水草丰美之地,再次扎根。” 可以说,闻人升早就有全盘打算了。 轮到造反,他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 这些人在初步训练好了之后,差不多也能做点事。 至少比县城的守城兵强得多。 他们被闻人升带走,其他老营的人,也跟着一路离开。 这一路的行军,其实也是一种筛选。 跟不上的人,就会被淘汰。 留下的人,自然就是种子。 而他们目标,就是下一个乡镇。 他们没有去攻打县城。 闻人升可不会像那些失败的家伙一样,老想着县城舒服,县城好,县城娘们漂亮…… 刚刚有了点人手,就迫不及待地打进县城里享受。 这种短视,也难怪大部分农民躁动都是失败的。 他们其实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战略,只是想着哪里好打去哪里。 而在那些人眼中,有着各种玩意的县城,自然就是最好的。 所以可以看到大部分躁动的农民们,初期在打了几个庄子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县城进攻,最后被朝廷重视,进而一拳头抡下来打死。 而闻人升却知道,现在是刚刚爆发了饥荒,县城里的粮食也不够。 很多粮店都在囤积居奇。 而现在他的战略,就是清扫周围乡间的有粮之地。 顺便锻炼行军和体魄。 老弱病残逐渐被淘汰。 意志不坚定,或者太聪明的家伙也会被淘汰。 留下的人,自然就是中坚分子。 不用担心人会跑光,因为没有饭吃的人,会在沿路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找一个人来指引他们。 …… 县城之内。 王家分支,早就得了报信的。 “你们王家的主支,被灭门了。” “得赶紧报官啊!” 来报信的是几个王家人。 他们在被围攻时,偷偷跑路了,在远处看到了这一切。 于是他们跑去县城,给王家几个分支把现场的情况说了。 他们说这些,也没有存着好心,只想着立功得了奖励。 然而,王家几个分支知道这事后,他们商议一通,竟然做出决定。 “就当这事不存在。”分支主事,王家二房拍板道。 “如果告官,首先得付一大笔钱给县令和衙役们,将他们喂饱了,才能干活。” “再次对方是几千人的贼寇,县城要出兵,很麻烦。” “我们王家又得拿一大笔钱粮出来,不然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出兵。 “咱们等别人出头,或者等贼寇打上城来。”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省下了好多钱粮。” 二房的话,让众人很赞同。 长年累月在城里做事,他们很清楚衙役们怎么做事的。 就说征发徭役,那就是从中上下其手。 这些家伙们,就是不会干好事。 指望他们为王家主持公道,月亮从水里出来差不多。 于是他们就当没事发生,接下去该干什么干什么。 只是派人悄悄跑出城去,向都城而去。 为的就是留下一个分支。 省得家里绝种。 他们就等着朝廷自己发现,自己去平叛乱。 他们可不会去报官。 而他们的确做对了。 有去报官的,那是陈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