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部队沿着官道一直向南,在一处路口向东拐弯。 这条官道拐了弯,就是通往东淮府。 距离不远不近。 一日便可抵达东淮府最近的县城。 祁县。 以此地为中心,再往北四十里,便是凤县。 两座县城与东淮州府,正好形成犄角之势。 大好的防御阵地。 如今,却成了高丽国的前沿哨卡。 一行人按照正常速度行进,午饭都在马背上啃的干粮。 日落时分,抵达祁县外围。 陈息挥手,指挥部队停下。 唤来陈一展: “带着寒龙军前出探路,能探多远,给我探多远。” “最好给我抵近县城。” “是!” 陈一展得到命令,立即带着寒龙军出发。 他们不走官道,沿着田野行进,不多时,便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赶了一天的路,正好利用这个时间休息一下。 杨冲趁机来到陈息身边: “陈叔叔,昨晚您是不是带着寒龙军,在我们埋伏圈外围守了一夜?” 这句话一出口,不光陈息有些意外,就连一旁的叶红缨也有些意外。 这孩子悟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陈息来了兴致,这小子进步很快啊,我看看你分析的对不对。 杨冲直接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孩儿昨晚设伏时怕出现变故,故意派出两队人马到附近山坡上观察敌军动向。” “无奈手下没有斥候,只能选些机灵的府兵去做,担心他们危险,所以没派出太远。” “直到打扫完战场,派出去的弟兄才将他们所见的汇报给孩儿。” “想必,鞑子的斥候,是陈叔叔做掉的吧?” “不然,孩儿怎么也想不通,鞑子好端端的行军,为什么接近陷马坑时,会突然冲锋。” 杨冲一口气将他的猜测讲完,听得陈息拊掌叫好: “哈哈哈,不错,不错。” 重重拍了几下他的肩头: “果然有进步,照着这个势头下去,不出几年,便可统率一方大军。” 这是他的真心话。 杨冲的进步,实在是太明显了。 小伙子年轻,精气神足,做事手脚麻利,还懂得用脑子分析周边局势。 是块成帅的料。 得到陈叔叔夸奖,他并没有骄傲,感激的望了一眼叶红缨,继续说: “多谢陈叔叔提拔,刚才三婶娘又为孩儿解了惑,孩儿想将自己的分析说出来,还望陈叔叔指正。” “哦?” 这话可说的陈息一怔,转头看看叶红缨,只见她红唇紧紧抿着,高傲的不能行,捋了捋头发得意道: “我也没教他什么啦,都是他自己悟的。” 还说没教呢,这语气,明显就是在邀功。 陈息扭头再看杨冲,兴致大增: 第(1/3)页